棗的介紹
棗為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棗樹的成熟果實。我國栽培棗樹范圍極廣,北邊達到遼寧的錦州、北鎮一帶,以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安徽、浙江產量最多。
著名品種有金絲小棗,果實小,含糖量多,生產山東樂陵、河北縣、北京密云等地。另外有晉棗,又名“吊棗”,主產陜西彬縣,果實大,重達30~40克,長圓形,皮薄、肉厚,核小,味甜,九月下旬成熟。
棗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歷史悠久。大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在國外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大棗的病人,健康恢復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因此,大棗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
棗的功效與作用
1.抗癌抗癌
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細胞。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
2.降血壓、降膽固醇
大棗中的維生素P含量為所有果蔬之冠,其具有維持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從而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還可以調節人體代謝、增強免疫力、抗炎、抗變態反應、降低血糖和膽固醇含量等作用;所含蘆丁有保護毛細血管通暢、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
3.保肝護肝
大棗能提高體內單核細胞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大棗中的維生素C,能減輕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并有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加血清總蛋白含量的作用。
4.預防骨質疏松
對防治骨質疏松產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松,正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
5.防治腦供血不足
大棗中的黃酮類物質可以防治腦缺血癥并對腦缺血所致的腦組織超微結構損傷有保護作用。
6.防治心血管病
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對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大棗中含有cAMP,其藥理作用表現為改善人體微循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腦和心臟的供血量,減慢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謝,故可防治心腦血管病。
7.恢復體力
對病后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8.預防膽結石
鮮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余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膽固醇少了,結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隨之減少。
棗的營養價值
1. 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細胞,藥理研究發現,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
2. 經常食用鮮棗的人很少患膽結石,這是因為鮮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余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膽固醇少了,結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隨之減少;
3. 棗中富含鈣和鐵,它們對防治骨質疏松產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松,正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
4. 對病后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5. 棗所含的蘆丁,是一種使血管軟化,從而使血壓降低的物質,對高血壓病有防治功效;
6. 棗還可以抗過敏、除腥臭怪味、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
7.鮮棗有較高的熱量,主要源于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約23%~28%。
8.鮮棗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大棗中的維生素P含量為所有果蔬之冠。脂肪,淀粉,蘆丁,尼克酸以及礦物質。干棗所含的礦物質和熱量為鮮棗的2~3倍。